首页
>>综合报道
真创效,创真效,大型总包项目的“精算师”

  如何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?如何加大EPC项目成本管控精细化?如何在建筑行业平均利润率上做到“真创效”“创真效”?这是新时代向中国能建中南院提出的迫切追问。

  面对时代之问、发展之需,中南院因势而谋、应势而动,强化顶层设计,中南院工程经济公司费控中心应运而生。

  2022年6月挂牌成立后,中心通过制度建设和技术支撑,大力推动费控管理覆盖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,不断提高总包设计水平和管理能力,全面对标同类企业,有效提升了中南院在总承包领域的核心竞争力。


  应运而生 赋能业务

  “费控中心的成立,就是要通过顶层设计加强项目管理、促进利润增长,助力中南院业务转型和高质量发展。”工程经济公司(费控中心)原总经理李俊卿介绍了中心成立的目的。

  如今,EPC项目营收已经占中南院全部营收的85%。不仅如此,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,新项目层出不穷。那么,在保证项目优质安全的前提下,提升项目利润率对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显然意义重大。

  在这样的背景下,针对管理痛点,工程经济公司(费控中心)被寄予厚望。尽管是“一个班子,两块牌子”,但团队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——他们已然走进项目管理的中枢,承担着精细化管理的“教练员”工作。

  “以前我们对于一个项目管理的参与度并不高,可能只负责围绕项目前后‘算’钱,但是并不把控到底要怎么高效‘管’钱。”李俊卿笑着说,现在我们变被动为主动,深度参与项目管理,充分发挥设计优势,不仅能更好地规避风险,而且还能创造更好的效益。

  “事前算赢、事中控赢、事后核赢”,这句工程经济公司(费控中心)的口号简单明了地介绍了中心的工作和目标,那么这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?

  “通过建立覆盖项目全过程的费控管理体系,提高设计人员的费控意识,真正实现‘三个转变’,提高总包设计水平和管理能力。”李俊卿说。

  在项目初期,费控人员提前深度介入,利用大数据和实际调研,完成控制预算、分包限价编制等工作;在项目建设阶段,则会积极推动施工图限额设计的有效实施,有效管理上下游的资金结算;在项目结算阶段,则会进行“复盘”,保障费用控制精准化,成本把控精细化。

  以施工图限额设计为例,工程经济公司(费控中心)副总经理(主持工作)祝玉章举了一个例子,通过分析以往的大数据并结合专家意见,我们将每个项目的设计细化,每个部分设计的工程量都有一个标准量,当然这个标准量是我们之前设计人员能做到的一个最佳记录,我们会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同样项目的时候要达到这个标准量,超出的优化还有奖励。

  这种“双赢”的管理,推动着“三个转变”:设计思维向工程思维转变、设计组织模式向工程组织模式转变、设计工程师向工程项目工程师转变,从而实现项目“保成本”和“保质量”的双向兼备。

  “这是一场自我革命,会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,而这正是转型中的中南院需要的。”李俊卿表示。

  在中南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推动下,工程经济公司(费控中心)的工作成效渐渐显露,实施全新费控管理的项目各种亮眼的指标便是最为直观的体现。


  多点开花 亮点频现

  费控中心将“事前算赢、事中控赢,事后核赢”这句口号发挥得“淋漓尽致”,在多个项目上取得亮眼的成绩。

  在中基宜昌市夷陵小溪塔天然气热电联产总承包项目建设阶段,费控中心全面推行限额设计管理,实现“事前算赢”。“限额设计突出了安全效益最优,并非一味考虑节约投资,而是更加合理地使用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控制不合理的变更,保证投资额不被突破,努力提高投资效益。”造价控制室主任李国银表示。

  而在湖北华电武穴“风光储一体化”基地一期项目4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、天门天顺干驿风电项目中费控中心强化事中控制,突出过程指引。成本费用控制要真正做到“细”“准”“精”,深入现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对此丁锐深有感触,“每个项目我们都要到当地做充分的市场调研,并制作相关询价报告,一一对比研究后,再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单价,这样的报价更真实更准确。”

  湖北能源襄阳(宜城)2*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EPC总承包项目(以下简称“宜城项目”)更是众多项目中集大成者。2021年5月20日,费控中心成立“总包费控突击队”,助力项目顺利中标。

  前期,费控中心的概预算室团队提前介入,全面细致梳理项目内容,避免项目漏项。“我们介入的广度和深度跟以前大不一样,考虑得更细,这次增加了三四十条漏项,对加快进度,减少工期风险意义重大。”概预算室主任丁锐回忆道。

  “我们感觉深入项目现场后,真正地做到了业财融合。”驻扎在项目上的费控工程师叶亚丽娓娓道来,在项目上很忙,通过对项目上各种相关费用的真实性、合规性和合同履行进行及时有效地管控,他们对项目的资金管理更加科学合理,有力地支撑项目推进。

  宜城项目进展顺利,其不仅成为了中南院EPC项目的标杆工程,也为费控中心不断总结总包费控管理经验提供了样板,费控中心牵头编制的费控简明手册已经立项,后期将在企业推广。

  李俊卿表示,项目进入结算阶段后,费控中心还会进行再次核算,保障项目的整体费用控制一一“到位”,这样才能让一个项目发展更加行稳致远。


  数智人才 合力发展

  如何让费控管理更好地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,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工程经济公司(费控中心)两大重要抓手。

  在李俊卿看来,费控人员是费控管理的“特种兵”,要做到技术支撑够硬、项目管理够细、利润核算够精,实现全程驱动、颗粒归仓,稳固提升总包项目利润率。因此,建设一支“造价算得准,利润控得赢,效益测得精”的专家型技经专业队伍势在必行。

  “中南院构建了π型人才培养体系,培养π型人才也成为了费控中心的人才战略。”李俊卿说,根据业务纵深发展需求,费控中心开辟了“三纵四横”的人才培养路径。

  何为“三纵四横”呢?

  费控中心以业务需求为导向,发展出“技经+信息化、技经+财务及资产评估、技经+商务、技经+法律”4个横向;同时根据能源经济发展布局,开辟“技经+费控研究、技经+储能研究、技经+新能源政策研究”3个纵向,积极推动人才全面化发展。

  “除了成员自身刻苦钻研外,‘传帮带’也是我们一个培养人才非常重要的方式,会有专业师傅带领着大家,一起相互学习。”丁锐表示。

  由于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,涉及的费用类型多、对应的标准各不相同、费用管控的方案复杂、处理量大。

  为此,中南院锻造数智发展“武器”,自主研发了“云造价费控管理”平台(以下简称“云造价”平台)。

  平台可以实现“三全”服务——全过程造价文件编制、全量造价数据集中、全方位造价对比分析,做到“有证可查”,开启了在线化、数字化的造价管理新方式。

  “我们将以往积攒的大量项目开发经验植入进‘云造价’平台里,不仅打破了数据壁垒,深入挖掘数据价值,更提升了造价管控效率及质量。”李国银介绍,只要将相关项目数据输入进平台后,以往需要人工花3—4天进行测算的项目,如今短短几个小时内便能得到项目是否可行的结果。

  如今,中南院稳步推进人才建设和数智建设中,放眼未来,李俊卿表示,费控中心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国能建的工作部署,继续砥砺前行,勇攀高峰,努力交上“高质量、精细化”的满意答卷。

  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